王巍有些尴尬,他就是从券商出来的,对于营业部老总和基金经理之间的那点猫腻,自然心知肚明。
他完全没料到,陈乔山竟然比预想中还要难缠。
不过既然被揭破了,他也只能认栽,“这些其实都是行业潜规则,而且我们的利润分成比例也是业内最低的,毕竟是新基金,目前还是以打口碑为主,绝对不会出现砸自己招牌的行为。”
陈乔山脸色稍霁,他知道王巍说的是实情。
以徐翔一贯的凶悍风格,赚钱是肯定的,只不过是赚多赚少的问题,“王总,咱们是朋友,即便是冲着你的面子,我也不会食言,不过我有些要求。”
熊市下重注,不是一般人敢玩的。
在王巍眼中,陈乔山是货真价实的大金主,更难得的是眼光奇准,他是亲眼看着陈乔山从德隆系成功割肉,这样的人赌性重,也最受市场欢迎。
眼见陈乔山的口风终于松动了,王巍也松了口气,只要资金量上去了,没有什么是不能谈的,“陈总,大家都是朋友,你不用有顾虑,有问题可以敞开谈。”
“我不干涉你们具体的运作,但基金的业绩走势和持仓必须每月公告一次。”陈乔山的要求算是比较苛刻的,这年头,即便是公募基金,也未必能做到这个地步。
王巍面现难色,对于地下私募而言,有很多支出是很难反应在账目上。
比如每当临近财报季,便是基金经理最忙的时段。
他们会频繁四处活动,接触的对象囊括了上市公司高管以及董事会成员,有时一句不经意的话,在某些老油条的眼里,便足以做出基本的判断。
当然,接触是要付出代价的。
不需要具体的财务数据,也不用提前获知重组的信息,是涨是跌或许一个眼神就够了。
只要不过到明路,便够不上内幕交易,即便是证监会也拿他们没辙,充其量只是在打擦边球而已。
“陈总,这件事有些难办。”王巍没敢轻易答应,甬城帮本就作风凶悍,很多事是能做不能说的,这是他们的一贯风格,陈乔山的要求显然有些强人所难。
陈乔山伸出两根手指,平静地说道:“两千万。”
王巍一怔,当初说好的一千万,突然翻了一倍,他也有些惊讶,如今市场不景气,募集的资金越多,也越容易形成规模优势,他不再犹豫,当即说道:“成交。”
送走王巍,孙光明并没有跟着离开。
他目睹了整个过程,全程都没吭声,待人走了,孙胖子才大惊小怪道:“平时真没看出来,不声不响,你竟然能拿出两千万的资金?”
办公室里就剩他俩,陈乔山也没了顾忌,他笑道:“怎么,被吓到了?”
“你可拉倒吧。”孙胖子颇为不屑,青山论坛卖了一千万美金,这又不是什么秘密。
“大山,我说你小子够低调啊,搁我有这么多钱,怎么也得买辆劳斯莱斯,开什么S350,太掉价了。”
陈乔山也被说得没了脾气,到了他这个阶段,对车已经麻木了,倒不是不喜欢,只是身处燕京,开什么车不重要,关键还得看车牌。
懒得跟孙胖子掰扯,陈乔山直接问道:“有正事没?我这忙着呢,没工夫陪你磨牙。”
孙胖子也不开玩笑了,他问道:“王巍靠谱吗?两千万就换来一张手写的收据,连个合同都没有,这也太儿戏了。”
“放心吧,地下私募本质上就是民间借贷,王巍真要拿出合同,我也不敢把支票给他,私募基金本就是灰色地带,合同就是个笑话,还不如打张借条,起码还能名正言顺地走法律程序。”陈乔山完全不担心王巍会卷款跑路,对方好歹也是未来国内最大私募基金的核心之一,跟预期的收益相比,卷款跑路显然是得不偿失。
…………
刚把王巍打发走,李骁君又找上了门,倒是让陈乔山很是有些手忙脚乱。
这位是为5173来的,事情已经拖了不短的时间,董其峰实在是应付不过去了,关键当初是陈乔山做的承诺,李骁君完全不认新的负责人,没办法,只得把人带到了青山资本。
“陈总,你当初可是答应过的,一旦完成收购,就会接受IDG资本的投资,是不是该兑现承诺了?”李骁君在海外待久了,已经习惯了欧美人的做事风格,5173是他回国后的第一个项目,是以一上来就挑明了来意。
“李总,这话不对吧?”5173还没完成重组,陈乔山可不会轻易松口,“我的确答应考虑IDG资本的入股,但条件还是要谈的,5173很有潜力,我总不能贱卖股份吧?”
李骁君肺都差点气炸了,这人也太无耻了,当初为了收购5173,又是许诺又是威胁,结果可好,一旦得手便翻脸不认人,这都什么人呐?
会议室里除了李骁君,IDG资本就只有一个投资助理陪同前来,己方这边除了董其峰,列席的还有贾一楠和庹小雪,人数明显占优,而且还是主场优势。
陈乔山从一上来便先声夺人,IDG资本在国内的确是庞然大物,但也没什么可怕的,拿他们当踏脚石再合适不过。
李骁君到底还是平静下来,生气也于事无补,终究还是得谈判,他问道:“陈总,你是以青山资本的名义,还是以个人的名义?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